光阴荏苒,转眼间我院建校已有60周年。六十载峥嵘岁月,六十载春华秋实,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砥砺沧桑。自1954年建校以来,学院几经更名,规模逐渐扩大,从中专、大专,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应用技能型人才。今年,我们迎来了以“聚首甲子·传承历史·再创辉煌”为主题的六十周年校庆。
迎甲子·悉心筹备
走进校庆办,我们发现老师们正为校庆工作的筹备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校庆工作的筹备从2013年12月份就开始了。”校庆办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道,“校庆活动突出‘师生、校友、学术、人文’的校庆主体,校庆筹备工作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在接下来的详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学术校庆方面,学院诚邀各类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强化我院内涵建设;在人文校庆方面,学院将校庆与文化年建设结合起来,传承我院60年的文化底蕴,弘扬优良传统;在师生和校友校庆方面,学院将凝聚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力量,共促学院发展。
当谈及60周年校庆与学院发展的关系时,负责人讲到,在校庆筹备阶段,校庆办走访了30余个省市的校友会。学院希望通过校庆来加强与老校友之间的联系,实现彼此的资源共享。另外,学院会以校庆为契机,提高教学质量,为明年的教学质量评估做准备,进而大力推进我院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
贺甲子·聚首太工
校庆期间,学院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多次讲座。在受邀者中,就不乏我院的杰出老校友。
在与我们的交流中,老校友们纷纷表示,学院与他们当年毕业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校规模的扩大、学科领域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完善,都显示着学院的壮大。“我毕业时学院的名字为太原工业学校,那会全校只有5个专业。”重庆校友邱成文勉励我们道,“学院真的发展的很快,希望同学们可以珍惜在校时光,利用好学院为大家提供的各种资源,努力学习,做社会有用的人才。”
上海校友左书林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体会,他认为同学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作规划,并为之努力奋斗。他祝愿每个同学都可以收获自己的精彩人生。
校友黄健谈到当今企业讲究高效率地成本,因此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他鼓励同学们放宽思路和眼界,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做有用的人才。
此次回访,老校们在见证母校变化的同时不由得回想起在母校读书时的美好时光,转眼间昔日的白衣少年已然成为今日的杰出人士。校友们表示他们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母校的栽培,在感恩母校的同时,他们也衷心希望学院发展得越来越好。
庆甲子·学子情深
这个学期,学院不仅迎来了60周岁 “生日”,也迎来了一批新学子。
思政部与法学系2014级学生王丹说:“我们一开始来学校就听说今年是学校60年校庆,当时心里就很激动。我们新生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为校庆献礼,所以我们军训时都很认真,不怕辛苦。”
“想到自己已经大四了,马上就要离开学校的时候 ,心中还是有很多不舍,毕竟在这里有很多美好的记忆”,设计艺术系2011级学生任少波感慨道,“学院60年来,风雨兼程,但不管怎样,我都期待着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能再回到学校看看它的变化。”
六十年一甲子,一段风雨兼程的历史承载了几代师生的梦想;六十年一轮回,一首同舟共济的诗篇谱写了四海桃李的芬芳;六十年一沧桑,一幅继往开来的画卷描绘了太工未来的辉煌。我们将秉承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的校训,锐意进取,为把我院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共同努力。
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