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园新闻网公布了一则新闻,我院理学系学生曹玉乾、韩强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这在我院数学建模比赛史上还是第一次。日前,现任理学系分团委学生会主席的曹玉乾和现任建模协会会长韩强应邀接受采访,做客记者团,让我们走近他们,近距离了解数学建模。
博采众长,他们蓄势待发
采访时间定在下午四点,两位受访者如约而来,进门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让我们对理科生不苟言笑的形象有所改观。采访一开始,韩强就主动介绍了他们组队、参赛的过程。他回忆说,比赛定在二月初,正值春节前夕,身边同学都沉浸在和家人团聚的喜悦中,大多不愿参赛,考虑到参加国际赛需要一个翻译,思考再三后邀请了外校的同学加入。
这次比赛之前,曹玉乾和韩强也曾参加过很多次数学建模比赛,校级的,省级的,还有国家级的,而且大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谈到比赛前的准备工作,韩强说,我们先总结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找到自己每次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然后花较多的时间去修正、完善。只有在不断地摸索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我们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难题,也会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择善从之。每次比赛都能学到点什么,知识也在不断积累,感觉我们一直都在进步。”曹玉乾说,“这次参加国际赛也算是一个大的挑战。从大一到现在,一直都在参加比赛,可以说这些比赛为这次参加美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到当时参赛的心境时,曹玉乾和韩强相视一笑说,无论结果如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面对挑战,他们永不止步
“美国数学建模大赛是在我的大学规划之中的,我们一直都渴望去接受更高的挑战”曹玉乾说,“相对中国的比赛,美国的比赛更开放,比赛没有唯一答案,如果要参加比赛,我们就必须转换惯有的思维模式,从接到通知到参加比赛时间也很短,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就可以参加建模比赛,其实,大多数人对数学建模的理解一直都有个误区。数学建模,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关于数学,这导致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建模比赛的赛题很广泛,涉及多个话题,多个角度,所以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需要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韩强也提到,“我们当时也遇到一些困难,熬到深夜还是没有结果,有时怀疑是否真的到了所谓的瓶颈期了,那种感觉很痛苦,但是从未想到过放弃。当然,比赛也是合作的过程,为了共同的坚持与梦想,我们一起分析,一起熬夜,一起加油,我深信,多年以后回味起来,那肯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全力拼搏,他们无悔青春
自从上大学以来,韩强的座右铭一直都是“知至至知,知终终知”,意思是一个聪慧的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分析判断出机遇是否来临。只要时机一成熟,就相机而动,抓住机遇,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说, 大学就是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当机遇来临时,我们抓住了,并为之拼搏,也就无悔了。
“我一直都相信,只要尽力做,就没有做不到的,很多人都说大学生活忙,大多数时候只是是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有目的性的去规划,然后尽力去完成每一件事,学习、生活、工作并不冲突。只有真真正正的奋斗过、拼搏过,才是无悔的人生”曹玉乾如是说。
在采访最后,曹玉乾和韩强为即将来临的校内建模比赛提出部分建议,希望参赛者科学组队,各系部合作,进行专业之间的互动,知识上的互补。同时也希望在校同学多多参与此类比赛,让我院建模协会能像我院机器人队一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生记者团: 梁丽英
